杰瑞网络

唐朝为什么不修长城?唐朝为什么没修长城

  ·

  谢邀。这个问题子渊曾经专门讲过,主要原因是唐朝初年国力强盛,而且骑兵部队与突厥旗鼓相当,没必要专门修长城进行防守。

  古代汉人向来安土重迁,处于不折不扣的农耕社会,虽然民生比较富裕、文明程度较高,但也因此丧失了部分战斗能力,彪悍勇武程度自然大打折扣。反观游牧民族,由于居无定所,从小便在马背上长大,因此生性悍野,尤其是骑术精湛,在冷兵器时代,步兵根本就不是骑兵的对手。凭借骑兵的机动优势,游牧部落常常会南下侵扰中原,打得过就抢,打不过就跑,骑兵们一遁数里,汉兵追之不及。对于这样的强盗邻居,中原地区的人们很是头疼。

  ▲大同长城遗址

  这可怎么办呢?西周王朝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猃狁(即匈奴)的袭击,下令修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这一思路也被先秦时期的各诸侯国沿用,即修筑城墙以御之。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在彼此边境上修建“诸侯互防长城”之余,秦、赵、燕三国由于毗邻匈奴,因此还特意修建了“拒胡长城”,这便是此后历代予以加固修缮的长城雏形。事实上,长城确实起到了极大作用,将流动战线固定化,中原军队只需将大军运至长城附近,然后以长城为依托与匈奴对抗。如果战局有利,就向前推进,若失利则可退回长城固守。

  ▲匈奴单于剧照

  总的说来,长城主要有四大战略用途。第一,长城可以用来预警,用点燃烽火台的方式,能够将消息快速传递给其他地区,这种传递方式的便捷与先进,使得后方能够第一时间根据形势变化做出决策。其次,便于运兵和集结。长城不仅是防线,也是一条通道,可以快速集结附近军队,再通过长城送往周边地区,而且非常安全。第三,降低防御难度。历代长城都是依托崇山峻岭而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以有效降低人员伤亡。第四,利于发动进攻。汉代中期,长城已经修到了匈奴家门口,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汉朝主动出击匈奴,而不再是匈奴先攻打汉朝,这一形势逆转全靠长城。

  ▲辽东镇长城遗址

  元朝末年,谋士向朱元璋献计说,唯有高筑墙才可对抗蒙古骑兵之利,于是此后大明王朝一直将修长城作为重要国策予以贯彻,有效抵御了瓦剌、鞑靼的进攻。明朝前期的北方长城,使中原避免重新被蒙古铁蹄席卷,后期修建的长城(即辽东镇长城)则帮助明朝与后金大军对峙多年,长城可以说是与大明王朝休戚与共。

  ▲唐太宗李世民剧照

  既然修筑长城已经成为历代帝王的共识,那么唐朝为何自始至终不肯耗费一砖一石来修长城呢?这是因为太宗定下了不修长城的规矩。贞观年间,大唐国力强盛,战斗力也超强,拥有大量骑兵队伍。唐朝以骑兵对游牧民族的骑兵,基本是旗鼓相当,丝毫不落下风。更重要的是,唐朝有多位擅长骑兵战术的将领,比如李勣,《旧唐书·李勣传》曾记载:“……(李)勣在并州凡十六年,令行禁止,号为称职。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世勣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

  ▲唐代骑兵甲胄复原

  意思就是说,李世民曾骄傲地对身边大臣说:“隋炀帝不会选用将领、安抚边民,只能依靠长城这种死物被动防守,而我任用李勣镇守边疆,突厥人见了就惧怕惊慌,根本不敢来犯,这不比修长城要强得多吗?”虽然李世民时代,大唐确实不需要长城,但这不代表后人不需要。太宗李世民的子孙没有他的雄才大略,也缺乏李勣这种善于指挥骑兵的将领,因此中后期疆土逐渐被邻居吐蕃、回纥接连蚕食,以致疆域半沦,这正是唐朝不修长城导致的一大恶果。

  参考文献:

  《旧唐书·李勣传》《万里长城纵横谈》

  ·

  纵观中国古代各个王朝,边境问题都是令历朝历代十分头疼的。面对着邻国的侵袭,中原王朝的君主或疲于应战,或割地求和,或和亲通婚,始终很难找到好的办法。初唐时期,李世民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但他面对突厥侵袭,却拒绝了群臣加固长城的建议,这是为何?

  对于历史上的中原王朝而言,几乎历朝历代,都会面临两个十分头疼的问题:

  如何解决中原农耕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

  以及,在双方政权互相对峙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取得战略优势的最大化?

  这两个事关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一度成为统治阶级的心腹大患。

  (万里长城)

  长城,便是在此基础上,出于战略与防御需要,而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所修筑的战略工程。

  如秦朝,为抵御匈奴,秦始皇动用近百万劳动力,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

  此后历经千百年,多个朝代均不同程度,不同规模的修筑过长城,如汉朝汉武帝,将匈奴击退至漠北后,趁势修补了秦朝末年因战乱而损毁的南北长城。

  再到隋朝两帝,用十余年时间,动用超过两百万劳动力,将东迄紫河,西至榆谷的长城连为一体,长度曾达历史之最。

  然而到了唐朝,修筑长城的问题却一度搁浅,甚至现代史学界一致认定“唐朝无长城”。

  探究其不修长城背后的真实原因,究竟是因为“天朝上国”的强大自信?还是盛世华章下的自大狂妄?

  我想,对这个问题,很是值得考究一番。

  (唐太宗·李世民)

  首先,咱们来确立一个前提疑问:

  唐朝为何不修长城?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两方面说起:

  第一,唐朝控制的疆域之辽阔,超出了前代长城所包含的地域,甚至深入漠北草原,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一统,所以原本作为抵御北方胡人的长城,就失去了必要性。

  第二,唐朝的边防重心,主要依靠人员力量,即军队,而对于城堡等防御工事的建设,并不十分看重,或者说,唐朝初期强调发展“人防”,而刻意忽略了军事工程的建设。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唐朝选择弃修长城,可是在实际情况下,是否当真有不修长城的必要呢?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先明确一个首要前提:

  长城,究竟是什么?

  很多朋友可能会笑,谁还不知道长城是什么?

  不就是一节又一节的城墙吗?

  其实不然,长城实为极其复杂的军事工程,而其主体结构除了众所熟知的“城墙”外,还兼备以下四个主要部分:

  战斗武器设施,士兵生活设施,预报警情烽堠,行动道路网络。

  而这些组成部分,缺少了每一项,都不能建立起完善的战略体系,长城更不可能完全发挥出具体效用。

  【长城结构分解图(中国国家地理网)】

  比如缺少战斗武器设施,有胡人侵犯的情况下,无法依托有利的地理优势,采用强弩等重型武器进行抵御。

  再如缺少士兵生活设施,比如饭灶兵曹,就无法为长期驻扎长城的士兵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而长城之险峻,又不可能采用临时轮流换班的驻防模式。

  所以,放眼全局来看,长城其实并非一节又一节的城墙,外加一座又一座的烽火楼如此简单,仅凭其战略难点之多,营建工程之多,战斗统筹,以及生活所需之多这四点,就可将长城视为一座极为复杂的战略工程体系。

  而最初修建长城,是建立在“防御”的需求之上,因为漠北草原战略纵深极为广阔,在秦朝时无法有效的进军塞外,于是秦始皇出于防御的考虑,才会修建万里长城,以便能够防御匈奴的同时,也能对外族军队入侵提早防范和预警。

  这就属于特定时代下的特定群体,为保护自身安全,所采取的特殊措施。

  当两方政权,或多方政权进行军事对抗,或发生军事冲突时,不管有利还是有弊,均会采取防护,而这种防护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长城,只不过这种防护,也可以是多方面的,但为了能使防御的战略优势最大化,秦始皇经过一系列的考虑与论证,才最终决定修筑长城。

  且长城的修筑,需要极为严苛的社会条件:

  一是强权支配,如权力臻于巅峰的秦始皇,能够以强权动员近百万人充当劳动力。

  二是硬件技术,需要完善的工程技术与人员保障技术,同时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修筑万里长城,而不是单纯的“有钱”就能修建。

  三是客观需求,众所周知,需求在技术之先,而技术则为需求服务,如果没有极其必要的需求,技术自然就无用武之地。

  四是民族意志,也可看作是政治因素,历史上几乎将长城视作重要战略工事的朝代,均会将民族意志与国家安危系为一谈,而长城作为连接“民族”与“国家”的纽带,常见于各类史册与君臣对话之中,目的除了政治宣扬外,也起到一定安抚人心,凝固民族意志的作用,比如一提到长城,我们就会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八大奇迹之一等等。

  结合以上四点,便可确立长城的概念,即:

  长城既是必要环境中,随保卫自身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在特定时期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能够维系民族意志,以及维护国家与政治之间整体统一性的精神纽带。

  明确了长城的具体概念,就能方便我们站在客观角度,将长城的具体概念,套用到唐朝的特定时代背景下,通过一番简短的论证,从而得出“唐朝是否真的没有必要修建长城?”的结论。

  首先我个人认为,唐朝的确没有必要修建长城。

  理由有四:

  第一,强大军事力量背后,更为强大凝结的军事信心。

  以《书·李勣传》里记载的唐太宗亲语为证:

  太宗曰:“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朕今委勣于并州,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

  这句话的意思为:

  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臣良将,也不会安抚边境,所以他只能采取修长城的老方法,来抵御突厥。而今天,朕委任李勣到并州驻守边疆,边疆则安宁无事,岂不远胜修筑长城的老法子?

  咱们先来看看,唐太宗李世民是在何种特定时代背景下,说出的这句话呢?

  答案是贞观十一年,即公元637年,时任并州都督的李勣(jì),在前后十六年间,多次击退突厥南侵,为表彰李勣卓绝战功,唐太宗便封李勣为英国公,世袭蕲州刺史,并遥领太子左卫率。

  这是属于既封为重臣,又给予更高军权与信任,可见唐太宗对李勣的器重。

  (英国公·李勣)

  同时也从直接反应出唐太宗的军事信心,他认为,有李勣坐镇的边疆固若金汤,一个并州都督公李勣,甚至比费尽人力物力修筑的长城所能起到的作用,还要大。

  而且李世民也直言不讳,认为是自己会择才用贤,恰巧手下个个皆是治国之才,带兵良将,所以有着如此雄厚军事实力的唐太宗,同时具备了强大的军事信心。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唐初,尤其是贞观年间强盛无匹的国家实力之上,换言之,如果没有繁荣的经济做支撑,能否抵御住突厥的不断南侵,也是两说。

  而抛开国家经济的有力后盾,还有唐初年间的府兵制度做依靠,上下一心,军令无阻,再加上如李勣这般治国安邦的人才,便给了唐太宗不修长城,也可保护国土安全的信心。

  总结来说,这正是由于实力强大而导致的需求不足,由于军事,经济,人才等整体实力的强大,所以唐朝初期并不具备修筑长城来抵御突厥的必要需求,就像他本人所说,如果突厥再来犯,那有李勣去应付,就足够了,何苦再劳民伤财的修长城呢?

  这便是我认为唐朝不必修长城的第一个理由,在强大军事力量的背后,有着更为强大凝结的军事信心。

  第二个理由,不同于前朝的外交策略,以及面对游牧民族政权的攻防战略。

  唐朝立国之后所采取的对外政策,共有两种:

  一是针对小型或弱势的游牧势力,如吐谷浑,契丹这类尚未成大气候的游牧政权,而采取安抚为主,征伐为辅的策略,即使征伐,到最后也是会采用招安的政治手段,将其纳入大唐朝廷的控制范围之内。

  二是针对大型或强势的游牧势力,如突厥这类老牌游牧强权势力,而采取防护为主,出击为辅的策略,具体表现为:

  唐太宗曾明确下诏,鼓励与突厥相近的各州县修筑坚实城寨堡障,以及紧抓练兵,来保护自身安全,此乃“边兵囤防”之战略。

  《册府元龟·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武德九年九月)壬辰,修缘边障塞,以备胡寇。(太宗)下诏曰:“城彼朔方,周朝盛典,缮治河上,汉室宏规,所以作固京畿,设险边塞,式遏寇虐,隔碍华戎。……其北道诸州所置城寨,粗已周遍,未能备悉,今约以和通,虽云疲寇,然蕃情难测,更事修葺……其城寨镇戍须有修补,审量远近,计度功力,所在军民,且共营办,所司具为条式,务使成功,宣示闾里,明知此意。”

  另外,由于突厥长期采取“以骑兵为主的游牧进攻战术”,且进攻目标不固定,依靠骑兵的高机动灵活性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常年实施游击战,这就为唐朝的防御带来一定困难,首先就无法通过修建某段固定地区的长城来防御,毕竟突厥是打一处换一处,唐朝要想解决这类游击战术的威胁,总不能把边境全部修上长城,这可就不是劳民伤财那么简单了。

  所以基于突厥一方的游击战和骑兵的高机动性,如英国公李勣,就制定出与之匹配的灵活战术,最好的御敌方法,是以加固城寨,不间断训练军民的基础上,将军队的灵活性与精准配置完整结合,比如为边防部队配备更为优良的战马和弩箭,积蓄起坚实军力,由此建立起“以点带面”的防御体系,并将斥候部署在远离城塞之处,尽量把战线拉往边城之外。

  如此一来,就能提早发现敌情,再辅以多修道路完善交通,以便快马通行,这样一处遇到军情,能使四方迅速来援,发挥出“以点带面”防御体系的最大优势,就能有效遏制突厥一方的游击战术,从而最大程度的击退突厥来犯。

  这一套战术理论,同样也为后世所延用,如武则天时期名臣狄仁杰,就曾直言:

  当今所要者,莫若令边城警守备,远斥候,聚军实,蓄威武。——《旧唐书·狄仁杰传·言·疏勒等凋弊疏》

  如上所述,便是唐朝对于强弱两种外邦势力,所采取的不同的应对措施,经由对弱安抚,对强而防的核心战略思想,使得唐朝维持了很长一段时期的国土安全。

  另外,唐朝初年由唐太宗亲自设立严谨的将领选拔机制,首要前提就是“择才而用”,杜绝门阀士族的裙带任免,比如无能的贵族子弟,一概不许通过家族关系担任军中要职,而必须要通过制度选出真正的军事人才,由如此良领统兵守国,自然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从而决定了最终优秀的军事战略布局。

  再者,这一种明朗的军事制度,也为后来唐朝府兵制崩溃,募兵制取而代之,并最终设立信任放权的“节度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这种制度,几乎贯穿了整个贞观时期,只在唐高宗后期因复杂的内部政治因素,而有所转变,但对外的大体方针并未大幅变动。

  大体对外方针,仍旧保持唐太宗所设立的“边兵囤防”战略,只不过由于内部局势不稳,如武后专政等重大历史事件,而导致由唐太宗时期提倡的“主动出击”,逐步向“被动防守”靠拢,但不论是对弱还是对强,“边兵囤防”依然发挥出主要作用。

  以上,便是我个人认为唐朝不必修建长城的第二个理由,即:

  唐朝面对外胡势力,所采取的不同于前朝的外交策略,以及面对游牧民族强权的攻防战略。

  第三个理由,长城自古作为南北对峙的防御性战略工事,前提是要达成“双方对峙”的局面,而唐太宗本人,包括后来李唐的统治阶级,也都有意打破此类固有格局,从而完全占据形势主导权。

  这句话可能有些复杂,但理解起来并不难,以秦始皇时期修筑长城为例,主要的作用是为了“防御”,而并非是“进攻”,达成这一作用的前提,就是因为当时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注:此处所谓的“南”,是指突厥以南。)

  (公元626年唐朝疆域,同年大事件:玄武门之变)

  而唐太宗本人的战略思想,是想结束这种长期以来中原农耕政权,与北方游牧政权之间的对峙,直接以强大的武力主动出击,从而通过军事实力,成为控制胡人势力的宗主国。

  通俗来说,以前住对门的哥俩打个平手,后来有一天张三不想打了,于是就在门口盖了一堵墙,李四要想打张三,那得翻墙才能打到,这就增加了打张三的难度,于是双方就对峙上了,一个是没以前打的容易,一个是不主动出击,据墙而守,该过日子就过日子,就算李四真要翻墙来打,那也不怕,干脆就爬上墙头把他推下去。

  那么到了唐朝呢?

  就成了,李世民认为不用再这么麻烦,现在咱是赵四,家里人多,钱多,马多,武器也多,怕他王二个啥,还对峙个球啊?!

  于是提着刀,带着弟兄们直接翻墙,主动去干王二了。

  话虽然糙,但道理大概是这种道理。

  (各朝代修筑长城变更图)

  这种势必要打破南北平衡,一统游牧民族的决心,在唐太宗时期尤为明显,李世民本人就曾说:

  自古突厥与中国,更有盛衰。若轩辕善用五兵,即能北逐獯鬻。周宣驱驰方、召,亦能制胜太原。至汉、晋之君,逮于隋代,不使兵士素习干戈,突厥来侵,莫能抗御,致遗中国生民涂炭于寇手,我今不使汝等穿池筑苑,造诸淫费,农民恣令逸乐,兵士唯习弓马,庶使汝斗战,亦望汝前无横敌。——《旧唐书·本纪·太宗纪上》

  这段话说的真是慷慨激昂,通过“我今不使汝等穿池筑苑,造诸淫费,农民恣令逸乐,兵士唯习弓马,庶使汝斗战,亦望汝前无横敌。”这句话,也可看出李世民的决心和雄才大略,他的意思很明确:

  先是列举了轩辕等大德的赫赫功绩,又列举了隋朝时的历史错误,再说今天他不会让大陈将军们修宫殿池苑,因为那样做只会浪费钱和人力,劳民伤财,而是只让兵士们勤练弓马,好去跟突厥大战,到最后天下无敌。

  在古代,皇帝的个人意志,决定了国家的整体意志,那么既然唐太宗本人都是这个想法,一心想要征伐突厥,凭此就可看出他坚决想要结束南北对峙局面的决心。

  而这种决心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不修长城。

  因为在唐太宗的眼里,长城之南北,兴盛荣衰,早已是千百年来的常态,中原不消说,改朝换代几十次,而外邦胡人也是一波平,一波又起,刚打退,等个几年一喘息,他们又会带着更强大的兵马卷土重来,与其固步自封,一味防御,不如强化自身的军事训练,人人练就精兵良将,目的是为将来翻越长城,主动出击做准备。

  此决心另有佐证:

  初,上(太宗)谓侍臣曰:“靺鞨远来,盖突厥服之所致也。昔周宣之时,猃狁孔炽,出兵驱逐,比之蚊蚋,议者以为中策。汉武帝北事匈奴,中国虚竭,议者以为下策。秦始皇北筑长城,人神怨愤,议者以为无策。然则自古以来,其无上策乎?朕承隋之弊,而四夷归伏,无为而治,得非上策乎?”——《唐会要·卷九十六·靺鞨》

  这段话虽然很长,但大体表现出唐太宗的态度,他甚至对修筑长城一事,抱有嘲讽。

  大意是说:

  唐太宗问众大臣:“靺鞨现在能够独立,是因为突厥已经被我们征服了,所以靺鞨才能摆脱突厥的控制。遥想北周宣帝的时候,外族是多么猖狂?可是宣帝出兵驱逐,他们就像蚊虫一样逃窜,大臣们评价当时的策略为‘中策’。而汉武帝时,为了打匈奴,搞的整个国家虚竭,被后世评为‘下策’。还有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搞得人神共愤,后人评价他为‘无策’。然而自古有来,面对同样的问题,可曾有谁想出过‘上策’?朕承接隋朝的弊端而建立起繁荣的大唐,今天四方蛮夷都来归顺,应该能算是‘上策’了吧?”

  我想,这段话除了体现出李世民的自信外,也体现出一种倨傲,曾经外族侵犯中华的历史,在他看来已经一去不返,如今四方来朝,天下太平,比起历史上一些帝王为了抵御外族而穷其手段来说,他的治国之策,可谓上策。

  能说出这种豪言壮语者,也不愧为千古英君李世民,他的确有底气说这话,因为这段李世民与大臣之间对话的背景,正是发生在贞观十四年,那一年,李世民派军一举征服高昌,并建立起“西州”,凭此直接控制了整个西域腹地。

  可以说,那时候的李世民,根本不把胡人放在眼里,说句可能略显自大的话,在当时的他看来,这天下,是独属于李唐的天下,没有对手。

  而如果此时此刻修建长城,一来给民众百姓发出国家需要防御外敌的消极信号,二来也限制了自身未来的发展,无异于掣襟肘见。

  这便是我个人认为,唐朝没有必要修建长城的第三个理由,即:

  长城自古作为南北对峙的防御性战略工事,前提是要达成“双方对峙”的局面,而唐太宗本人,包括后来李唐的统治阶级,也都有意打破此类固有格局,从而完全占据形势主导权,彻底结束长城之南北对立的局面。

  第四个理由,唐太宗本人远大的军事思想,以及名副其实的军事才能,使其完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壮举:征服东突厥。

  关于如何应对突厥侵犯的问题,其实早在唐高祖李渊时,就被提上议程,前有隋唐末年混战时,李建成率兵马镇守蒲州,多次抵御突厥入侵,一举摧毁了突厥趁中原大乱之虚而入主的图谋。

  (公元617年六月,李建成带兵攻打西河郡)

  后来李唐政权建立,时值武德七年,李渊当权,玄武门事变还未发生,恰巧又赶上突厥二可汗由原州入侵关中地区,同时李唐内部一致认为,突厥当时的军事实力,的确强于还未稳固的李唐政权,因此唐高祖也和前朝皇帝,如隋炀帝一样,很是忧虑强大突厥的进犯,于是他率先提出了要“迁都”,以避免日后真的败于突厥,而被大军长驱直入长安的危险。

  《资治通鉴·唐纪七》:或说上(唐高祖)曰:“突厥所以屡寇关中者,以子女玉帛皆在长安故也。若焚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息矣。”上以为然,遣中书侍郎宇文士及逾南山至樊、邓,行可居之地,将徒都之。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裴寂皆赞成其策,萧瑀等虽知其不可,而不敢谏。

  接上一句史料,于是李渊决定迁都后,立马派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去寻找可迁都的地方,非常迫切的想要完成迁都一事。

  (唐高祖·李渊)

  而后,多次抵御突厥,熟知对方实力的老大李建成与老三李元吉,裴寂等人,也附和李渊想要迁都的提议,并且顺势提出了效仿钱朝修筑长城,以备突厥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当场就被具有远见的秦王李世民给否决了。

  《资治通鉴·唐纪七》:秦王世民谏曰:“戎狄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圣武龙兴,光宅中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奈何以胡寇扰边,遽迁都以避之,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汉廷一将,犹志灭匈奴;况臣忝备籓维,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若其不效,迁都未晚。”

  秦王李世民这段话说的很明确,算是力谏,大意是说:戎狄为患,自古就有,陛下今日能拥兵百万,建立我大唐,可是等到突厥来犯,您就害怕的直接要迁都,岂不让后世笑掉大牙?遥想以前霍去病等千古名将,都曾立志灭匈奴,陛下请准我几年时间,我定把脑袋系到腰带上,领兵去征讨匈奴,到时候如果我失败了,再迁都也不迟!

  一番话说的热血激昂,李渊立马点头,同意了李世民的提议。

  可是李建成又立马反驳,说:“樊哙曾经也是想用十万兵马击败匈奴,可是后来呢?还不一样是失败了?!”

  上曰:“善。”建成曰:“昔樊哙欲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秦王之言得无似之!”

  李世民听完他大哥的反驳,立马予以一番最为著名的否定和预言,而这次预言,将其远大的军事眼光展现无遗。

  世民曰:“形势各异,用兵不同,樊哙小竖,何足道乎!不出十年,必定漠北,非敢虚言也!”上乃止。

  李世民说:“形势不同,用兵不同,樊哙小小功绩,怎能与我相比?诸位且信我,不出十年,我李世民必定漠北,绝不食言!”

  这一番话,不仅彻底打消了李渊迁都的念头,更定下了未来十数年,乃至数十年内的对外方针。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贞观四年,即公元630年,凭东突厥自然灾害频发,内部争权不断的契机,唐太宗李世民命李靖出师塞北,一路长驱直入,所向睥睨,将被称为东亚第一强国的东突厥,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同年,东突厥宣告灭亡,唐太宗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尊称为:

  天可汗。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贞观四年: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天可汗”。

  唐太宗李世民由此一举平定突厥之乱,完成了梦寐以求的千古大业。

  既然东突厥已经灭亡,那么原本用来抵御突厥等胡人的长城,就更无必要修建了。

  于此,也是我个人认为,唐朝没有必要修建长城的第四个理由:

  唐太宗本人远大的军事思想,以及名副其实的军事才能,使其完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壮举:征服东突厥。

  如上所述,唐朝,尤其是唐初之所以不修长城,最根本的核心原因,我想各位心里也清楚了,那就是最简单也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他强任他强,我自比他强更强!

  关注作者:钱品聚,了解更多历史与文化趣闻,带您发现更大的世界~

  参考文献:

  《书·李勣传》:太宗曰:“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朕今委勣于并州,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

  《册府元龟·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武德九年九月)壬辰,修缘边障塞,以备胡寇。(太宗)下诏曰:“城彼朔方,周朝盛典,缮治河上,汉室宏规,所以作固京畿,设险边塞,式遏寇虐,隔碍华戎。……其北道诸州所置城寨,粗已周遍,未能备悉,今约以和通,虽云疲寇,然蕃情难测,更事修葺……其城寨镇戍须有修补,审量远近,计度功力,所在军民,且共营办,所司具为条式,务使成功,宣示闾里,明知此意。”

  《旧唐书·狄仁杰传·言·疏勒等凋弊疏》:当今所要者,莫若令边城警守备,远斥候,聚军实,蓄威武。

  《旧唐书·本纪·太宗纪上》:自古突厥与中国,更有盛衰。若轩辕善用五兵,即能北逐獯鬻。周宣驱驰方、召,亦能制胜太原。至汉、晋之君,逮于隋代,不使兵士素习干戈,突厥来侵,莫能抗御,致遗中国生民涂炭于寇手,我今不使汝等穿池筑苑,造诸淫费,农民恣令逸乐,兵士唯习弓马,庶使汝斗战,亦望汝前无横敌。

  《唐会要·卷九十六·靺鞨》:初,上(太宗)谓侍臣曰:“靺鞨远来,盖突厥服之所致也。昔周宣之时,猃狁孔炽,出兵驱逐,比之蚊蚋,议者以为中策。汉武帝北事匈奴,中国虚竭,议者以为下策。秦始皇北筑长城,人神怨愤,议者以为无策。然则自古以来,其无上策乎?朕承隋之弊,而四夷归伏,无为而治,得非上策乎?”

  《资治通鉴·唐纪七》:或说上(唐高祖)曰:“突厥所以屡寇关中者,以子女玉帛皆在长安故也。若焚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息矣。”上以为然,遣中书侍郎宇文士及逾南山至樊、邓,行可居之地,将徒都之。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裴寂皆赞成其策,萧瑀等虽知其不可,而不敢谏。

  《资治通鉴·唐纪七》:秦王世民谏曰:“戎狄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圣武龙兴,光宅中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奈何以胡寇扰边,遽迁都以避之,贻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汉廷一将,犹志灭匈奴;况臣忝备籓维,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若其不效,迁都未晚。”上曰:“善。”建成曰:“昔樊哙欲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秦王之言得无似之!”世民曰:“形势各异,用兵不同,樊哙小竖,何足道乎!不出十年,必定漠北,非敢虚言也!”上乃止。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贞观四年:四夷君长诣阙请上为天可汗,上曰:“我为大唐天子,又下行可汗事乎?”群臣及四夷皆称万岁。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天可汗”。

  唐王朝又为什么要修建长城呢?

  长城本就是一个被动防御的军事设施,其目的就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攻势,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两个修筑长城的高潮,一个是秦汉时期,另一个是后来的明朝时期!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不知真假,没考证过,说康熙曾说过一句话:“我大清不需要长城,只需要长城以外五百里土地属于大清”。

  这其实就跟唐王朝时期对待修筑长城一事的态度是相同的,修筑长城,与草原民族间有了一个屏障,中原王朝往往由此失去开拓与进取之心,安于现状,又或是国力有限,不得不退守国门!

  汉初,百业待兴,国力不足以解决匈奴的威胁,汉王朝不得不在北部边境地区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人的进攻!

  后来的明朝,自朱棣之后,国力开始衰弱,以至于,北方蒙古人常常南下骚扰明朝边境,甚至连明朝皇帝都被蒙古人捉了去!

  因此,为了抵御蒙古人对边境的骚扰,明朝不遗余力的修筑长城,这其实是明朝国力衰弱的一种表现,开疆拓土无力,能够成功守住国门已经是万幸!

  回到问题中来,为什么唐朝不修筑长城?因为根本不需要,唐王朝的对外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保持着强势的扩张态势!

  从如今流传于世的唐诗中也能窥见一二,边塞诗在唐朝时期自成一脉,并达到巅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等诗句,可以看出唐王朝在军事上的强势!

  在唐朝时期,军事上的强大,使这个王朝展现出强大的自信,为何需要长城将自己困于中原?不需要,唐王朝的目光,一直就看向遥远的西域,甚至是中亚地区!

  国门为何要摆在自家门前?唐王朝的国门,要往前,一直向西推进到中亚一带,推进到别个家门口,别人家的大门,就是我的国门,这是何等的霸气!

  这与后来明朝将国门修建在自家脚下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句话总结,唐王朝在对外上,有着极强的进取与开拓之心,因此,不需要国门,有了这门,反而影响自己施展拳脚!而明朝因为国力衰弱,以及后来的闭关锁国,丧失了进取与开拓之心!

  不敢主动出击,只能一味的防守,因此,长城对明朝来说,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期待您的关注,十分感谢!

  唐朝初期的战略和秦明战略不同,面临的现实环境敌人也不同,而且今人看史只记得唐朝那个版图极其辽阔的地图,实际上无论是秦汉唐明都没有解决好和游牧民族的关系,那些版图不过是后人根据游牧势力范围力量划分的而且多是羁糜实际控制并不强,谭其骧版地图划分的唐元都极其辽阔,因为农耕民族自身暴揍游牧也只是一时爽,历代都爽过,汉代封狼居胥、勒功燕然,明在捕鱼儿海都爽过,但是匈奴走鲜卑起,鲜卑后又是柔然、突厥、回纥、黠戛斯、蒙古诸部等等,唐朝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只有清朝解决了这个问题(元朝没有,元朝一代都有西北叛王边患存在)本身游牧渔猎民族入主中原后同样如此,如鲜卑的北魏应对柔然、女真的金应对蒙古诸部等(契丹人稍好控制蒙古高原)

  唐朝面对的北部东突厥汗国本身经历了北周、隋两代的分化实力受损同时东突厥汗国本身内部就不稳定,包括薛延陀等部落(薛延陀出兵参与了灭东突厥)因素,于是在李靖李道宗李绩苏烈等初期的压制下先后击破了东突厥汗国及薛延陀汗国等,并对蒙古高原地区进行羁糜,但时间也比较短,后突厥汗国及后来的回纥汗国、黠戛斯汗国又兴起,但并未给唐造成战略压力

  首先后突厥汗国兴起后,周边的契丹、奚、党项等部族都无形中给了牵制,同时内部还有回纥等不和谐因素使得后突厥汗国无力南下,但此时唐也由最初的战略进攻转为退守【安西仍在积极经略】如安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主要就是应对周边部族,后来回纥汗国兴起,回纥和唐还有战略的共同敌人即吐蕃,因为安史之乱后唐军退出了河西安西地区,吐蕃进入和回纥接壤,两国交恶,而唐廷侧重于拉拢搞关系,如平定安史之乱就有回纥兵参战,回纥也是要利益的,因为当时契丹等部族就加入了安史一方,同时吐蕃插了一脚唐支持唐廷才能使回纥利益最大化,而后安史之乱后河北形成藩镇,唐廷势力就再也难得直接应付来自蒙古高原势力

  

唐朝为什么不修长城?唐朝为什么没修长城

  

唐朝为什么不修长城?唐朝为什么没修长城

  

唐朝为什么不修长城?唐朝为什么没修长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婚纱_礼服_秀禾_旗袍_婚纱礼服-杰瑞婚嫁网 > 唐朝为什么不修长城?唐朝为什么没修长城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