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瑞网络

赵国曾有灭秦国的雄心壮志和实力,为什么反被秦国所灭?为什么打败了赵国

  战国时期,各个国家都或长或短地“辉煌”过,赵国在赵王灵王胡服骑射后,一度也压得秦国不敢窥视。但统一全国这样的壮举绝不是一两代人就可以达到的,它需要一个可以使国力持续增长的稳定国策。统一战争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比的就是综合国力,而不是单一优势,更不是短期的辉煌。

  比较赵国和秦国的经历,我们就会发现两国的差距是巨大的:

  “胡服骑射”是赵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它最大的贡献就是极大地提升了赵国的军事实力,对经济、政治层面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军事实力的基础就是经济和政治,没有经济和政治层面的支撑,军事就像空中楼阁,这种优势不可能长久。

  “商鞅变法”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它从政治制度入手,建立了一整套先进的法律。比如“军功爵制”,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参军立功的热情,秦国战力由此飙升;比如“垦草令”有效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扩大了国家税收;比如“户籍制度”,有效保障国家对居民的管理,及对法律的有效执行。正是“商鞅变法”的实施,才彻底拉开了秦国与其他六国之间的差距!

  说赵国“二世英明”都够夸张的了,实际上,赵武灵王晚年因自己的一时糊涂,弄得国家大乱,他自己都饿死在沙丘宫。赵惠文王顶多只能算半个明主,此后一代比一代昏庸。“胡服骑射”的荣光被子孙们代代侵蚀而不是发扬光大。

  而秦始皇前面的六代祖先没有一个昏庸无能,尤其是秦惠文王,他没有因为处死商鞅而废了商鞅的法制。秦始皇的祖先们,一直在侵吞打击六国,不断消耗六国的资源。到了秦始皇,六国就像被锈蚀一空的危楼,一触即破。

  赵国历史上两大擎天柱廉颇和李牧,一个逃往国外求生,一个被自己人弄死,留着一个万年祸害郭开弄权。再看看秦国,自产自销的人才不算,还有列国主动奉献的,这些人才都是中国历史上最璀璨的明星:商鞅、张仪、范睢、李斯、公孙衍、吕不韦......

  很难想象,没有这些牛人的帮助,秦国可能发展得如此迅猛吗?

  综上,雄心壮志不等实力,国家是一天一天建设起来的,不是靠雄心壮志“吹起来”的。赵国要想灭秦,十个赵武灵王也白扯!

  感谢邀请!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得要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赵武灵王!

  起初在战国七雄中,赵国并不起眼,相较于同出一家的魏国,赵国混得实在太差。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国土分部,让这个国家先天发展不足。且不说强魏强齐的打压,就是邯郸旁边这个中山国都非常头疼,其在周围强国的煽动下,没少使绊子。

  所以,赵国可以说是三晋之中发展得最差的,直到赵武灵王的出现。

  他用“胡服骑射”的改革,让赵国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胡服骑射”使得赵国一改中原文化的奢靡,尚兵尚武,非常有战斗力。

  赵国消灭中山国使赵国领土翻番,实力大增,同时主动进攻北部的林胡、东胡等部落,将北方的游牧民族狠狠教育了一通,夺取河套地区,一跃成为傲视群雄的东方强国。

  《战国策》有云:“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赵独擅之,功成名立利附,天下莫能害。”

  与此同时,魏国被秦国暴揍,齐国和燕国打得不可开交,而楚国同样为秦国所制!

  赵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鉴于这种情况,赵武灵王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称霸天下。而同时他也意识到,想要称霸,第一个就得解决秦国。

  赵武灵王曾假扮随从亲自到秦国实地考察,将秦国自下而上摸了个底透。回来之后,他就开始着手布置灭秦计划!

  他调转枪口,将赵国主力开到西北部边境,经营云中,雁门地区,不断挤压秦国的生存空间,同时向北胡要土地要资源,向南则在邯郸周边修筑长城实施防御。

  赵武灵王准备从云中、雁门出兵,越过黄河南下,发挥骑兵的速度优势,千里奔袭秦国的统治中心关中地区。

  不过,这个战略还未来得及实施,赵国自己就垮了!

  由于赵武灵王只是想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大将军,为赵国开疆拓土,统一天下。他便早早地将政治权利交给了儿子。禅位后,赵武灵王让臣民叫他“主父”。

  这太上皇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他分权于两个儿子,最终引发王室内讧,自己也被围困饿死于沙丘!

  灭秦战略最终未能施行!

  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因为即使赵王的战略成功实施,也不一定能灭得了秦国。此时的秦国,已经坐拥三秦河西,向南攻取了巴蜀,疆域广大。如此大的战略纵深,绝不是一次闪击能够击垮的。再者,赵国袭秦,周边国家肯定不会袖手旁观。

  事实上这就是先天上的差距,秦国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一心向东,赵国则是需要多线作战,就像曾经的魏国一样。

  原因出在赵武灵王身上,他搞什么政治上二元君主制,自己当太上皇,谋划军事,儿子主政朝务,由于具有武灵王才干的另一个儿子没有当上国王,武灵王又想让他也当王,最终引起政变,自己也被围困沙丘饿死。由于战站队问题,期间死了不少能人,削弱了朝堂谋划能力,最适合当政的太子也死于非命。最终具有与秦国决一雌雄的赵国,停滞不前,靠吃武灵王,打下的基础,建立的新军,和秦国对抗了一阵,长平之战后就玩完了。

  在我看来,赵国兴于争霸,也毁于争霸。

  首先要说明一点:赵国只能和秦国争一时之雄,但从未有过灭秦国的实力。赵国只有称霸的雄心壮志,从未有过敢灭秦国之心。

  综合来看,长平之战的失败、合纵联盟的解散、自然灾害的频繁、燕赵战争的持续、赵国政治的黑暗都是赵国灭亡的主要原因。

  赵国从三家分晋时就明显营养不良,先天性不足。这里主要是地理位置的原因。赵国分到的是山西中北部和河北平原。而山西部分大多是山地,河北大多是苦寒之地。

  所以赵国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有限,肥沃之地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就带来了粮食和人口问题。赵国的人口是七雄中最少的,它的兵员难以得到大规模的补充。而粮食生产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基本,不仅是维护和平时期的利器,也是战争年代的重要砝码。

  赵国复杂的地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外敌,但也带来了粮食运输问题。在战国那个年代,运输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赵国在和秦国打长平之战时,运输粮食的缺点立马暴露。赵国想要跨过上党天险,更加艰难。

  赵国命运多舛,生产粮食不足,又频繁遭遇连年灾荒,所以大多要进口粮食,主要从齐国、燕国等产粮大国进口。没有发达的农业,充足的粮食,赵国根本无法持久称霸,更别提跋山涉水去灭秦国了。后期更是发生了大地震,连年灾荒。又与齐国、燕国结成死敌,得到不到支援。纵然李牧将军还在,赵国内部也将分崩离析,也许投降是最好的结果。

  赵国在农业上不行,但另外开辟发财之路-那就是大力发展工商业,赵国都城邯郸一度成为当时天下最繁荣的城市之一,连吕不韦这种超级大商人都要入驻。

  赵国摒弃了以农为本,工商并举的生态经济,而是走上了以商为本的道路。这不仅使赵国在农业上继续落后,而且粮食要严重依赖进口。商业上讲究流通,一旦与周边国家闹翻,关闭了贸易市场,对于赵国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北方千里的边境贸易和畜牧业收入都花在了代郡的军队上,邯郸的贸易、冶金业成为了赵国的支柱性产业。

  赵国对外扩张可以解决资源短缺和国内矛盾,于是先后瞄上了草原、齐国、燕国。但它的扩张终究到了瓶颈期,尤其到了后期周边都是敌人。草原上是宿敌,秦国切断了赵国联系韩魏的通道。燕、齐都是秦国的盟友,在这种情况下,光经济封锁就能让赵国万劫不复。

  赵国虽然在赵武灵王时期人才济济,但因为沙丘之变,赵国流失了一波重要的人才。到了赵惠文王时期,赵国成为东方最强大的国家。文有平原君、蔺相如,武有廉颇、赵奢,又引进了乐毅、田单等一时名将,可以说赵国有着丰富的人才。

  但历代赵王都有毛病,就是任用人才以宗室为主,国内次之,国外排到最后。长平之战,赵国动用全国之力,但赵王不放心领兵的廉颇,秦国散布流言说廉颇要投降了,立马把宗室赵括派到前线替代。而外国人乐毅、田单不再考虑范围内,将国运和兵力赌在外国人的手里实在不放心。

  赵王两次中反间计,也说明了最后三代赵王对统兵之将的猜忌。比如赵王迁上台,把廉颇的兵权解了,廉颇被赶到楚国客死他乡。最后秦赵决战关头,又把李牧等人撤职杀害,无疑自毁长城。任用奸佞郭开,充分暴露了任人唯亲的短板。

  从赵惠文王的黄金二十年,再到长平邯郸之战-赵国称霸的落幕,赵国后期也出现了人才储备不足。国内没有优秀的治政人才,武将也只有李牧将军能堪大任。政治黑暗,朝堂乌烟瘴气,又有秦国间谍的渗透,国能不亡?

  赵国和魏、韩一样,也是一个四战之地。北面有燕国和游牧部落,南面有齐国、中山国,西面与魏国、韩国接壤。赵国立国百年都是在战火中度过,当别人称王称霸的时候,它只敢称侯。

  虽然后期称霸,但终究会受到周边国家的联手打压。长平之战就是最好的例子。韩国首先撤出上党,六国坐等看着这场好戏,巴不得两败俱伤,结果如大家所料。

  虽然燕赵有着百年良好关系,但君王不是一直这么想的,燕国也想吃掉赵国。比如长平之战的九年后,燕王喜就亲自率领全国之力意图灭赵。虽然失败了,但打破了燕赵两国的和平,从此赵国又多了个烦恼。后期的燕赵战争拖垮了赵国恢复的元气。

  虽然赵武灵王开辟了千里国土,但大多是荒无人烟的草原。由于纵深过长,又与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发生直接的利益冲突,因此要在代郡驻扎第二军团,无疑将赵国军力分流。灭国之战,赵王也不管北方了,直接调集李牧本部南下,赌上最后的实力。

  而三晋联盟向来是魏国领衔,而这时魏国衰落,赵国强盛。以前魏国一直欺凌赵国,现在反过来了,魏国心理不舒服,巴不得赵国赶紧被秦国打残。韩国简直是最典型的墙头草,到了后期直接向秦国称臣。赵国也别指望三晋的力量了。就算赵国想进军秦国,也得向魏国、韩国借路,魏韩就算答应,也会暗地里下黑手。

  合纵联盟自打五国攻齐后,就不复存在,一直到公元前247年才恢复,中间有40年没有合作过了。合纵向来是各怀鬼胎,前面三次大多以失败告终,这些大家都心知肚明。齐国彻底退出,楚国和秦国大多是姻亲和联盟关系,燕国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因此,合纵联盟向来是楚燕呐喊,韩赵魏出力。

  赵国如果和其他五国组成联军进攻秦国,那么它失败的概率远高于单独作战。而它如果单独作战,国内空虚,劳师远征,运输能力和国家资本又不足,注定会失败。

  因此,即使是赵国最强盛的时期,也不敢主动攻秦,巴不得秦国不来打它就谢天谢地了。而赵国也一只会出动小股部队打打秋风,南下侵齐,北上草原。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打造了一支强大的赵国骑兵,并且慧眼识英,在军队提拔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年轻军官,大力培养他们。这些小年轻,后来都成了战国后期顶顶大名的重臣、学者、兵家、名将。而当时秦国政坛正处于人才青黄不接(樗里子刚去世,白起尚未成长,相国向寿只不过是楚人派来的庸才,只有司马错和魏冉水平还行,但肯定不是赵武灵王培养的这个团队的对手),王党、后党激烈争权的阶段。若在此时使得东方诸国合纵攻打秦之函谷关,而赵国偷偷从北面出其不意一击,说不定真的能干掉秦国呢!

  你可能觉得我在乱说,那我们就来看看赵武灵王培养的这个年轻而强大的团队吧

  第一位年轻牛人,就是赵国旁支公族赵奢。

  后来名震天下的赵奢,此时才不到二十岁,就已经表现出一定的财赋能力与军事才华。赵武灵王让他协助牛翦处理军务,同时抽空协助楼缓进行人口普查工作。

  第二位年轻牛人,叫做庞暖。

  这个庞暖大概是庞涓的后裔,此时也不到二十岁,但对军事颇有慧根。赵武灵王身边的一位谋士发现了他并收他为徒,同时也把他推荐给了赵武灵王。

  顺便说一句,赵武灵王身边的这位谋士,也是鬼谷子一类的世外高人,研究的是兵权谋家与道家黄老之术的学问。此人生性低调也不喜欢当官,除了做学问就是到处游山玩水,只是偶尔来赵武灵王这边出出主意。所以最后也没个正经名字留在史书里。只知道他是个楚人,并且最喜欢戴赵武灵王发明的鶡冠,所以被世人称为“鶡冠子”。

  而庞暖跟着鶡冠子后,重点主修的是兵权谋家和纵横家的学问,在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乃师。所以赵武灵王也经常请教他一些问题。有一次,赵武灵王又对十几岁的庞暖不耻下问:

  “寡人闻蜚语流传曰: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愿闻其解。”

  庞暖一派从容,侃侃而谈:

  “用兵之道,计谋为上,其次外交,兵战为下。用计谋者,荧惑敌国之主,使变更淫俗,而无圣人之数,爱人而赏,无功而爵,喜则释罪,怒则妄杀。所谓用外交者,结币帛用货财闭近人之复其口,使其所谓是者尽非也,所谓非者尽是也。. 所谓兵战者,其国已素破,兵从而攻之,因句践用此而吴国亡,三家用此而智氏亡。今世之言兵也,皆强大者必胜,小弱者必灭,是则小国之君无霸王者,而万乘之主无破亡也。昔夏广而商狭,殷大而周小,越弱而吴强,此所谓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今或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而胜未决也,以为功,吾以为大谬也!”赵武灵王听了不由大为慨叹,十几岁的年轻人说出这么有洞见的话来,我服了,于是大赞:“赞赞赞,寡人闻此,日月有以自观。”

  第三位年轻牛人,就是庞暖的好兄弟剧辛。

  剧辛和庞暖一起长大,主要研究的是法家和兵家的学问。庞暖知道剧辛也很有本事,便将他也推荐给赵武灵王。

  第四位牛人,就是诸葛亮的偶像乐毅了。

  乐毅乃是当年春秋首霸魏文侯手下大将乐羊的后代,当年乐羊花三年时间灭了中山国,从此便举家定居在中山国。中山国被赵国打残,乐家也就迁到了赵国。乐毅也因此成为了赵武灵王手下军官,当时也不过二十多岁。谁能想到他日后那么牛。

  第五位牛人,就是廉颇了。廉颇是山西人,骑射俱佳,赵武灵王很是欣赏。

  赵武灵王深深明白,这五个年轻人,就是赵国的未来;只要他们能顺利成长起来,十年后灭掉秦国,统一天下,再造盛世,也未必不是梦想。

  可惜,赵武灵王最后在沙丘之乱中被逆臣害死了。而他培养的一大批名将胚子如庞暖、剧辛、乐毅、赵奢等年轻人则接连受到政治迫害,大家失望透顶,在赵国也混不下去,于是各奔东西。

  剧辛逃到燕国,为求贤若渴的燕昭王效力,并在燕国大力实施变法,使这七雄中最弱的一国国力大增,超越韩、魏,得与赵齐楚平起平坐。

  图:燕昭王招贤纳士

  赵奢也逃到燕国,也得到燕昭王了重用,被任命为上谷太守。不过李兑死后,赵奢毅然回到了祖国,重头从底层做起,幸得平原君赏识,终成一代名将。

  乐毅则逃到了魏国,但在出使燕国时也被燕昭王招揽了去,担任亚卿(副相),并在十余年后率领燕军几乎灭亡齐国,亦成一代名将。

  庞暖则心灰意冷,去到楚国,找到他的师父楚人鹖冠子,两人隐居深山,著书立说,终成一代兵家。直到数十年后赵国人才凋零,庞暖似乎又受到感召,竟以八十岁高龄重出江湖,率领连败后之赵军连破燕、秦,名震天下;真正演绎了什么叫做“庞暖虽老,远胜廉颇”。

  而与此同时,赵王何终于还是约同六国诸侯,为赵武灵王举行了盛大的国丧,只不过他并没有将父亲葬在邯郸赵王陵,而是将其尸首送到了遥远的代郡进行安葬,以摆脱日后祭礼的政治尴尬。而这座王陵所在地山西省灵丘县,正因这伟大的赵武灵王墓而得名。

  数月后,公子成病逝,李兑继任相国,封奉阳君,主宰了赵国的政权,他在位期间彻底放弃了赵武灵王南下袭秦的伟大战略,转而去对付齐魏,为抢一点点地盘而沾沾自喜。

  三载之后,秦国一个叫白起的中级武官在伊阙以少胜多,斩首韩魏联军达二十四万——新的战神降临人世。

  三十五载之后,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兵四十万,成年男子死亡近半。没有了赵武灵王和赵奢的赵国从此被拉入无底深渊。

  赵武灵王时期,赵国向北方扩张,占领了榆中地区,对秦国形成压顶之势;为了控制秦国,赵国还强立秦昭襄王;为了试探秦国虚实,赵武灵王更是假扮使者,亲自到秦国境内探路、到朝堂观察秦国君臣的才干。

  遗憾的是,不久后赵武灵王就在沙丘政变中身亡,赵国的宏图霸业随之消散,赵国走上了下坡路,直至被秦国灭掉。

  公元前318年,赵韩魏三晋联合齐楚,攻打韩国,结果在修鱼战场上被樗里疾率领的秦军歼敌8万,痛定思痛的赵武灵王决定改革,学习胡人的实用风俗。

  胡服骑射后的赵国军队,战斗力大增,赵武灵王的野心随之膨胀。先后立了两国国君:燕国的燕昭王、秦国的秦昭襄王。

  为了攻打秦国,赵武灵王趁秦国内乱之际,夺取了榆中地区,对秦国形成居高临下的压顶之势;更是在退位后第一年,亲自深入秦国内部,观察秦国山川地貌、兵力部署、君臣情况。

  公元前299年,正当壮年的赵武灵王将王位传给儿子赵何,让其主持政务;自己亲自率领大军,为赵国开疆拓土。短短三五年,赵武灵王就夺取了雁门、云中二郡,收付楼烦,灭中山国,要是赵国按照这样的轨道走下去,必将成为战国末期的超级大国。

  赵武灵王本打算传位给长子赵章,在爱妾吴娃的哀求下,无奈废了赵章,立吴娃的儿子赵何为王,这为后来的沙丘政变埋下了隐患。

  赵武灵王把赵章封到了相对独立的代郡,赵武灵王退位后也长期在代郡操练士兵,久而久之,就对赵章起了悲悯之心,觉得对不起这个儿子。慢慢地,就产生了把赵国一分为二的想法,让这两个儿子都当王,这个想法刚刚跟大臣交流,就遭到了一致反对——战国时期,大战频繁,小国都被灭了,赵国要是一分为二,这不是亡国之举吗?

  大臣反对激烈,赵武灵王也没有一意孤行,然而他的这个举动,给了赵章莫大的勇气,原来老爹还是很欣赏自己的嘛。于是就开始招兵买马,发展自己的力量,不断地挑战赵王的权威。

  赵国国内的那些反对派们嗅到了机会,一方面纵容赵章闹大,另一方面暗中加紧部署。

  赵武灵王在沙丘休整时,赵章找了过来,决定拉着老子当靠山,起兵造反。本来就反对“胡服骑射”的公子成、李兑率领大军平叛,先是杀死了赵章,然后将赵武灵王困在行宫里,三个月后,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

  赵武灵王去世后,赵国的改革陷入停顿,赵国的战略也转向了向中原拓展,没有继续向北扩张。

  赵惠文王时期,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等一帮能臣辅佐,但翻开那段历史来看,完全看不到赵武灵王在世时的威风,和秦国会盟时也是唯唯诺诺、生怕秦王把他扣押。著名的“完璧归赵”就发生在那个时候,赵王的那副窝囊样隔着几千年的历史、透过纸面就能看到。

  赵武灵王去世不久,就发生了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国主力被歼灭。

  再过几年,廉颇被逼走,李牧被赐死,赵国在一帮奸臣的忽悠下,是日落西山,混得一天比一天差,直到灭亡。

  赵国经过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军事实力有质的飞跃,三次讨伐中山,最终灭其国。但秦国不是中山这类不入流国家,秦国经历三世,国力有质的飞跃,坐拥巴蜀,得居关中,综合国力秦国大于赵国,蛇吞象,不可期。嬴稷50多年,秦赵军事实力相差不太大,但综合国力,秦国胜于赵,即使不用反间计换掉廉颇,赵国也已经无力支撑,与其耗死,倒不如狭路相逢勇者胜。

  赵国确有灭秦雄心,但若说有灭秦实力还称不上。对付周围的游牧胡族尚得心应手,而对于兵盛粮足的秦国则是力有不足。赵国被秦所灭既有偶然也有必然:

  ?秦自商鞅变法后,奖励耕战,农乐耕,兵善战。可以说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均衡发展。而赵国偏重军事,整体上呈现头重脚轻,基础不牢,这从秦灭赵战争中体现的很清晰。

  首先是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开战初期赵军则出现粮食匮乏的现象,又被廉颇与秦军相持两个月,拖久了无法农事,赵国将无粮可食。这也是促使赵王对廉颇不满的原因之一,以致后期换赵括为帅。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之时,赵地大旱,因饥荒致使人心浮动,前229年,灭韩之后的秦国立即用兵于赵。

  以上充分说明赵国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基本是当年收当年吃的状态,而同期的秦军却从未受到缺粮困扰。

  ?领导者的问题。还是长平之战,廉颇与秦军相持,疲弊秦军,于是秦军便用离间计,“我们根本不怕廉颇,我们只服”赵括,这下好,赵王马上换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以至连杀带坑四十五万人,那时七国总人口也就二千万,摊到赵国也就大几百万人口,这下精锐损失殆尽,元气大伤,也给三十年后的失败埋下隐患。

  再一次就是公元229年,赵将李牧采取巩固防守,避免决战的策略,使得秦军屡战不胜。后秦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污蔑李牧有造反之心,以至李牧被杀。李牧死后军心涣散,次年赵国即被秦灭。

  从能与秦相抗衡,到赵国灭亡,这个过程持续了几十年,秦如朝阳,日渐强盛。赵如日暮,日渐衰落。亡国只是结局,祸根早已种下。

  谢谢邀请。赵国被秦国打败,根本在于内因。第一,赵国没有深彻变法。战国时代,变法是国家图强的必经之途。秦国的商鞅变法如此深彻,以至于秦国迅速从穷弱的边陲小国,崛起为威胁天下的超强大国。根本意义上,战国时期的国家争夺,是变法程度大小的对比。相对于秦国来说,赵国变法度比较小,属于中等强度的变法,甚至还不如魏国的变法度。仅仅是胡服骑射为核心的变革措施,还远远撑不起成为可持续的大国所需要的制度力量。从制度支撑力量上讲,变法度低的赵国已经输在半途之上。第二,赵国国内没有形成统一对外的集团向心力。因为制度混杂不一,赵国世卿世贵一体交织。各自不同的本位利益,决定了赵国政治力量不可能集中向心,反而会时常彼此掣肘。这一点,与秦国上下君臣的强大向心力,形成鲜明对比。第三,赵国经常选择自杀。不论是选择赵括纸上谈兵地,还是临阵换下廉颇,亦或是后来捕杀李牧,都表明,赵国不是没有人才,而是赵国庙堂没有充分使用人才的政治能力。经常陷入内在掣肘的赵国君臣,经常选择自杀,以出现失败,这意味着赵国庙堂,缺乏准确把握历史选项的真实能力。第四,赵武灵王政治不成熟。本来赵武灵王最有希望改变赵国的体质,但他个人的政治不成熟,以及对改革浅尝辄止的基本态度,表明他思想上的不成熟。当这种不成熟放大到国家层面,就会给国家带来致命损害。第五,赵国人似乎很缺乏真正的族群厚度,更缺乏强韧的进取精神。赵人多慷慨悲歌之士,但这种情怀并没有转化成有限的集体特性,以至于他们更多的是个体悲歌,而缺乏集体化的奋进。感知赵人,他们似乎更是有能力,但没有恒心的代表。当然,放置到历史深处去衡量,赵人最缺乏的,依然是称霸天下的国家雄心。而缺乏雄心的赵人,必定迷惑于眼前,执着于个体,最终心碎于崩溃。

  秦赵之争,是两种思想模型、两种不同体系间的巅峰对决,也是秦国与六国博弈的一个缩影。

  所谓两种思想,是六国基本是处在同一类型或思想认知水平,其潜在的发展逻辑大体是:依靠农业和人口培植成军基础、靠商业和工业增加税收维持军备军费——由此提升国家实力来维持军队硬实力。这是一种从基层向顶端(由下至上)的成长模型,也是我们多数人默认的一种发展模型。这种类型的弊端,会导致臣民思想认知水平容易满足或停留在其中某个阶段性目标,始终无法做到“上下同欲”而棋差一招!

  但秦国是“由上至下”的思维模型——在商鞅变法以前,秦国与上述六国并无类型之差别,但自商鞅变法始,秦国君臣先是高度统一了全国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秦国国内所有资源的调配均为这个思想和目标服务!这就让秦国的所作所为、包括战绩考核始终都紧紧围绕同一核心而进行,其结果就是高效、精准,绝不偏离既定路线!为此,不惜切割卿大夫甚至皇室利益,不惜将原有土地重新分配,通过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来刺激国民为同一目标奋斗的动力,直至最后将这种思想和目标转变成律法形式来约束所有国人。这才是秦国真正最大、最隐性的战略动作、且极具战略高度和主动性!

  思想认知上的代差,导致发展模型影响实力凝聚,赵国先机已失。

  再说国家体系,秦赵之间另一个不同是国家体制和人才类型不同。

  赵国除了赵武灵王时期朝堂尚算清明,其他君王的战略修养简直不堪评价,其根本一条就是赵国与其他几国均是君权天下,君王有超越一切的特权。这种体制,际遇明君雄主(如赵武灵王)则国力昌盛显赫一时。然——“昏君常有而雄君不常有”,一旦平庸昏主在位,君王自己扰乱国策十分普遍,这必将导致人才流失、国力难聚。将国家前途和希望寄予国君一人才华?儿戏了吧?

  这样讲,倒不是说秦国多么优秀和出众,但秦国至少有纠正和匡扶君王犯错的一个措施——法治!虽然秦国律法不及现代法律更科学先进,但这在当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王个人行为,再有贤良重臣的鼎力辅佐,国家战略和路线便有了基本保证。因此,秦国在商鞅变法后的几代君王都没有明显的战略性失误!

  政治清明和进步最重要的一条保证,就是法治文明,秦国正是基于此,才不断吸引列国大才为之服务、并提出了一些著名思想学说,如张仪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范雎“远交近攻”等等,都是法治文明下的人才机制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仅为秦国的战略思想库、也为我国战国思想宝贵的历史遗产。相反,赵国和其他几国却鲜有此类具有战略高度的学术思想提出。

  秦国在战略思想认知水平上的超越性,延伸到秦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后,产生的效应更不是其他各国可比。如军备制造领域,秦国最先实现“绩效考核、责任到人”,从普通的箭镞到长戟、到弩机和车辆,所有工序环节都实行严格的品质管控并责任到人,一旦错漏就要接受严苛惩罚,这已经完全是现代工业领域的管理方式和标准!

  这样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的全民生产效率和品质成本控制,是秦国另一项伟大创举,也是秦国能独胜六国的根基所在!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李牧的感慨:灭六国者,六国也!

  您的关注就是我的动力

  我的头条号:大相无形

  

赵国曾有灭秦国的雄心壮志和实力,为什么反被秦国所灭?为什么打败了赵国

  

赵国曾有灭秦国的雄心壮志和实力,为什么反被秦国所灭?为什么打败了赵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婚纱_礼服_秀禾_旗袍_婚纱礼服-杰瑞婚嫁网 > 赵国曾有灭秦国的雄心壮志和实力,为什么反被秦国所灭?为什么打败了赵国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