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长婚嫁网

六七十年代,娶媳妇有多简单?

  上世纪六七十代娶媳妇与当今娶媳妇没有可比性

  我只谈我地的娶媳妇情况:

  那时,集体化。城里人,在工厂上班,工资不高,过日子没问题,余钱很少;农村人,种地打工分,地域好的,劳力多的余粮户,年终分红,有余钱。地域差的,土地贫脊,又缺水,能搞个肚儿饱就不错,几乎家家无余钱。

  那个年代,都不富裕,不饿肚子,就算不错的。后期,生活逐渐好起来,出现什么“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家庭好的,置以上三转一响,弄媳妇不成问题。家庭不好的,置不起,就免了。不过,除了哈巴、残疾人,几乎都娶得着媳妇。有残疾的,歪锅配歪灶嘛,也娶到媳妇。

  条件好点的家庭,为娶媳妇,头一年喂养一头猪,第二年娶媳妇时宰它,过客用。聘礼是:男方送女方家几件衣料、鱼肉各二三十斤、糖果三五斤、钱二三十块。好的家庭,送缝纫机和自行车(结婚时带到男方家)。

  女方的嫁妆:好的人家:几垫几盖(床上用品)、几套衣服、箱子一对、柜子、床头桌、缝纫机等。

  婚宴很简单,男女方各自办婚庆,亲朋及街房邻居,一般是三五桌席,没有超过十桌的。礼钱嘛,一般关系的三五块,绝对没有过百的!

  新娘接囬时,有跪拜礼。依舅、姑、伯、叔、兄、姐、姨等顺序,由执事人喊:大舅!新郎新娘双双跪拜,大舅则给受拜钱,少的一块,最多的十块(依各家情况给),如此,依次進行。结始第三日,叫“囬门”,夫妻俩:带礼物到女方家囬拜。

  凭记忆,囬答题主之问。看完上述,你便知道:那时

  娶媳妇与当今年轻人娶媳妇,是不是没有可比性?!

  六七十年代,娶媳妇非常简单,简单到现在人都无法想象。

  一位工友结婚,白天还都在各自单位上班。下班后,几位朋友帮忙,有的凭结婚证去买瓜籽糖果,有的骑上自行车去接新娘。婚房就是单位集体宿舍,同宿舍的工友临时搬走,结过婚再搬回来。新娘和送亲的亲友也是骑自行车过来。晚上单位领导出面开个茶话会,说些互相进步互相勉励的话,结婚仪式就算完成了。没有婚房、婚车、婚纱,很多人也没有婚妆。第二天多数开始休婚假,主要是拜访双方老人。婚礼虽然简单,但並不影响爱情。

  一位农村朋友结婚,还稍微复杂些。接亲队伍多了一台小型拖拉机和几面红旗,送亲队伍也有一台小型拖拉机。婚礼就在朋友家的院子里,除了给父母鞠躬,还要向毛主席像鞠躬行礼。婚房就是普通的农村土房,新郎新娘穿了一身新衣服。亲友们吃了一顿简单的农村大锅菜。

  六七十年代娶媳妇简单不简单,城市里我不太清楚,但农村我知道一些。

  六七十年代,正值文革时期,广大农村处在特定时期的大气候之中。破四旧,立四新,婚事新办,是那时的潮流。当年,农村普遍提倡晚婚晚育。女青年们为了响应这一号召,一般都是先找好了婆家,但迟迟不过门,大都会等到二十六七才结婚。不然,会被人视为落后分子。

  不仅如此,广大女青年们还积极打破旧风俗,树立新风尚,纷纷表示不要彩礼,婚事简办。这种观念和行动,一时成为农村婚嫁的新时尚。

  下面我讲讲七十年代中期农村最简单的婚礼是什么样子的。

  七十年代,结婚是不能搞大操大办的,叫“节俭办婚事”。男女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后,由双方家庭商量定好日子。并做到“三不”,即不下请贴,不请客,不办酒席。双方家庭象征性地买点糖果和置办简单的生活用品等。结婚那天,家里门上贴上喜联,内容全是适时的政治口号,如“夫妻双方同革命,一心一意搞生产”等等。男方没有接亲队伍,也不布置婚礼现场。那时候,唢呐班子早已没有了踪迹,就连个喇叭音响都没有,更不允许燃放鞭炮。所以,村子里静悄悄的,像没事一样。

  一大早,新郎穿上新衣服,借辆自行车,亲自到丈母娘家,高高兴兴地把新娘接到家里来。然后,再请位村干部(一般是妇女主任)主持一下革命性的婚礼,简单地讲讲话,向新人提提要求,就完事了。第二天,新娘就出工劳动。这觉悟,够高吧?

  想想那个年代,儿女结婚既省钱,又省事。看看现在,孩子结个婚,双方父母既累心、又损财。办完一场婚事,足以让人脱层皮。

  六十年代五莲的光棍拿二十斤地瓜干就换胶南一个大姑娘。胶南人为了活命,把姑娘嫁给五莲人,对方用二十斤地瓜干做聘礼。我堂姐换了十几斤地瓜干,远嫁六七十里山村。到现在六十年了再没见过面,如果还活着今年八十八岁了。

  说一说那一九六四年的婚事,两人都同在同一工厂搞技术工作,先体檢,到单位开证明然后去亍道办领取结婚证,母亲用十五元购废料,用厨房隔出一间9平方的新房,用废报纸贴垟壁,糊顶棚,自备蜂窝煤渣填地坪,买间双人床六十七元,一个老人的旧柜子,一张残书桌,就完成了新房。结婚那天单位同事来家小座,吃点凭号票买的硬糖,瓜子,喝茶。完毕后家人去吃了中攴饭一桌十五元。休息一天后即出差赴沪办事去了。结婚整个开支不到一百五十元。同事们送的礼品有塑料桌布,洗臉盆,水瓶,最值价的是一个上海牌小闹钟。和现在根本不能相比,但是又简单又便宜,没有压力,还是很愉快生活得很好。

  60年代娶媳妇两个人同意就可以,桌子.凳子.床..生活用品.锅.碗.瓢,房子是公家租的,几分钱一个月,嫁妆有被子.洗刷用品.两斤喜糖就可以。

  70年代,一套破烂家具,自行车.收音机就不得了,那时候思想境界都很高,特别是丈母娘不会为了彩礼棒打鸳鸯,也不会第三者插足,那时候是要判刑的。(有录音机.黑白电视机.可不得了)

  婚姻的准则;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直生活到老。夫妻有矛盾,组织找你们谈话。

  六七十年代,娶媳妇说简单就简单,说不简单就不简单。我可算是过来人,那时候有几句流行语叫,三转一响,四十个平方。即要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四十个平方,是指二房一厅,这种情况放到现在不值钱,那时很难得。

  姑娘结婚没有要房的,租一铺炕就可以结婚。我同学花13元给媳妇买条裤子叫结婚了。我结婚租一十平米的茅草屋,又矮又破又小,人家一点也没嫌弃。小姨子八十年代定婚老丈人去说要求盖新房,回去叫岳母好顿埋怨,现在姑娘结婚哪有要盖房的。

  七十年代娶媳妇,简单,婚车是自行,老公一带回来了,婚宴是瓜子一盘,水果糖一盘,清茶几杯,大家坐一坐,第二天下地搞生产,村上礼品是一把铁铣。

  

六七十年代,娶媳妇有多简单?

  

六七十年代,娶媳妇有多简单?

  

六七十年代,娶媳妇有多简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婚纱_礼服_秀禾_旗袍_婚纱礼服-顺长婚嫁网 > 六七十年代,娶媳妇有多简单?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