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长婚嫁网

各个地方有哪些结婚习俗?

  

各个地方有哪些结婚习俗?

  

各个地方有哪些结婚习俗?

  

各个地方有哪些结婚习俗?

  我是鄂北农村,结婚大体有这些习俗:

  一,结婚前男方要到女朋友家见他们的父母。

  二,选结婚日,择日是将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推出最吉利的日子。

  三,下聘礼,男方在结婚前给女方家一定的聘礼,多少可以商量,看经济条件而定,这个是必须走的结婚流程,女方也会采购一些嫁妆。

  四,给女方买衣服,买三金,买家具,家电。

  五,布置新房,新床上被子一般为红色为主,撒上花生,红枣,寓意早生贵子。

  六,接亲,现在结婚大部分在酒店一些流程都是司仪安排好的,跟电视上看到的差不多。

  七,抢新鞋,新娘下车时,亲朋好友们,都想把这双鞋抢到手,谁抢到这双鞋,就有大红包了,最少888元。

  八,拜堂,一般结婚典礼中,新娘新郎,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夫妻对拜。

  九,改口费,新娘在结婚前叫叔叔,阿姨,结婚后改口叫爸爸,妈妈,爸妈是要给大红包的。

  十,酒席,亲朋好友就坐,吃好喝好,新娘,新郎,给每位客人敬酒。

  我们这里的结婚习俗有哪些,听我一一给大家说来。

  当然,房子,车子,彩礼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说到彩礼这块,有多有少,也是跟自身条件有关系的,所有东西置办全了就等待迎娶新娘。

  我没这里结婚要忙两天,结婚前一天送嫁装,就是从新娘家把她所有的陪嫁都用车拉到新郎家,还在房顶上装上几个大喇叭放着最流行的歌曲,这一天也要请上村里的书记啊,文书啊等等几个干部,他们给安排结婚当天需要做事情的人员。

  结婚当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会来这里吃喜宴,

  随份子钱??

  新娘子的朋友会把新娘子的鞋藏起来,让新郎发红包换鞋子,然后给新娘穿上鞋子抱上车迎娶回家,这一路上还会有人看着是迎亲队伍会把车拦下要红包喜糖喜烟什么的。

  新娘的哥哥要送妹妹到婆家,下车时哥哥要抱着妹妹进家门,接着就是结婚典礼那些流程。

  到了屋里还不让新娘见镜子,说是见了镜子不好,所以结婚当天不让屋里放镜子,娘家还来个小男孩提着一个水壶,走时要把里边装满喜糖瓜子之类的东西,还要给娘家来的人一个人二百块钱等等……

  这些习俗的情节有和你那里一样的吗?

  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以前男女双方互不相识,俩人一起走进婚姻殿堂都是靠媒婆来完成的。

  我们这里把媒婆称为媒人,即使现在普遍实现了自由恋爱,男女双方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也要请媒人出来作媒,为什么俩人已经谈好了还要请媒人呢?他有两大好处,第一,明媒正娶,男女双方父母认为咱家的孩子的婚事是通过媒人介绍的,名正言顺,否则就要被邻里瞧不起,所以无媒不成婚。第二,媒人的使命,双方请出媒人后,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媒人就开始发挥他(她)的作用,女方提出各种要求,比如金戒指啦、金颈链啦,名牌衣物啦,最后还有礼金等等,全靠媒人将女方的要求传达到男方来实现完成,如果男方经济条件差或者父母吝啬,女方的各项要求及礼金就会打折扣,媒人就有压力,为完成使命,媒人要频繁往返于双方家庭,凭自已的三寸不烂之舌,使双方达成妥协。

  婚期到了,媒人是有功之人,农村人结婚要安排三天筵席,名为三礼,从第三天开始为过三礼,第二天为二礼,第三天为正期,这三天都要把媒人侍奉在首席,由家里最尊贵的客人如舅父、姑父作陪,自然媒人的礼金是少不了的,婚后第二天由男方父母带上礼品,酬谢媒人,媒人谢幕。

  从古到今,媒人作为婚姻中的一个环节,觉得有他存在的必要性,特别是相处期间男女双方感情出现危机,通过媒人对双方父母做工作,可以及时修复感情上的裂痕,这是任何人不可替代的,也许这就是民俗文化的魅力吧。

  谢悟空邀请!我们汕头众所周知,彩礼很低,由男方送给女方,有多少彩礼一般都陪嫁过去,女方有钱的话会陪嫁更多。

  酒宴席方面都是海鲜类,普通的每卓八人要三千元左右(包括硬中华、名酒),高级的每卓五千以上(包括软中华、名酒),现在大部分没有收亲朋好友的贺礼,风俗习惯大同小异。

  我分别说一下娘家和婆家的结婚习俗!

  娘家:1.新娘要买七套比较喜庆的衣服,在新婚那七天穿!有点像是向众人证明自己的经济条件。2.结婚当天,从里到外全部都是红色,内衣内裤要缝上一个小小的银色的空心圆片,方言是缘的意思,希望新娘得到婆家的疼爱。

  3.要准备好很多毛巾,其中一块要用红线缝起来,中间不能接线,缝到剩下一个口,塞进猪肝。另外一块毛巾是塞另外一种东西(具体是什么不懂,婚庆店一条龙包了),等到生完孩子才能打开。

  4.竹叶,茶叶,还有彩色纸剪碎,搅拌在一起!其中一些包成几包(根据婆家的人数来定)。在结婚当天,到达男方家时,从下车起一路撒到婚房。其余包好的趁男方家人不注意,塞在他们口袋。也是希望新娘可以得到婆家的疼爱。

  5.出嫁时,新娘新郎得拜别父母和爷爷奶奶。跪别父母,哭嫁,感恩父母。

  6.回门再回婆家时,带一根甘蔗和一公一母两只鸡回去。鸡得放到新房床底下,如果最先跑出的是母鸡那么第一胎便是女儿。

  婆家:1.拜堂,就是像电视上演的那种拜堂。拜完之后,新娘新郎拿着红盘子接亲戚给的红包。红包通常不大,图个喜庆。

  2.晚上,需要男孩子尿在红桶里,新郎新娘晚上洗澡后不能出房间,也尿在有童子尿的那个桶里。洞房前,由婶婶或者伯母煮鸡腿和鸡蛋(涂一圈红),新娘新郎每个人吃两个鸡腿和两个鸡蛋,吃完洞房。新房需亮七天,不能关灯。由新娘家提来的子孙灯也开七天七夜。

  3.新婚第一天,新娘得早起煮甜的猪心汤,寓意一家人甜甜美美,一条心。

  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些,还有很多没写出来,比较细节的东西只有年长的妇女才懂得意思。

  木桐白云个人首页

  洞房后的风俗简谈

  洞房后的风俗简谈

  家乡的婚俗很有意思,是家乡有传统特色的民俗之一。婚事对于普通人来说,来人生大事之始,所谓成家立业,不成家难以立业,成了家就是大人,一辈子没女人是没有地位的,年龄再大也不享受成人的礼遇。

  这其实很能体现人存在的本质,说到底,人是动物性存在,不婚育何以享受生命的快乐?当然,时下观念变化,有那种种有背规律之事发生,人亦宽之,应属非主之流。

  婚礼之隆重热闹,各地大致相同,具体细节则各有特色,本文单就婚宴结束,宾朋散去,洞房灯灭叙起。也许,从热闹后的礼仪中,我们可以感受生活的乐趣。

  且说一片黑暗袭来,有私语密话尽可相言,往往言无不尽,事后常为窗外静听者笑为把柄。盖彼时房屋仄逼,床铺靠近窗口,窗外听音甚为清晰之故。

  人有不同性格,或强烈或平和或明朗或含蓄,不一而足,效果当是不同。也有言语不当引起日后矛盾者,另当别论。

  天明之时,新娘见微光而起,尽快收拾妥当,先扫堂屋,再扫庭院,细心者时见铜板银毫,乃翁媪事前所放,既考儿媳之细致又作奖勤之资也。

  烧开水备一家之用,煮一家早饭,煎一锅豆腐,炕一锅糖饼。婆婆也会协助,但一般只做烧火工作。婆婆之意明显,人老渐退,看新人舞弄。

  煎豆腐炕糖饼是正式成为家庭一员的汇报性工作,豆腐两面见黄无焦者为绝佳;糖饼则面色微黄无斑点,且完整不破面透熟为上品。

  糖饼另装一蓝置新房,为喻日子甜蜜,并备新人不时之需。此俗在贫困年代大显对新人之关爱,足显家乡民风之淳朴!

  一家喜洋洋吃罢,新媳妇刷锅洗碗之后,婆婆领着拜访乡邻,教识各高邻。

  新媳妇心里忐忑,一圈回来,即帮忙准备中午宴席,父兄要来“会亲”。新亲上门,非同小可,上上席就坐,两新亲不同桌。厨子送洗脸水,上菜有讲究,四菜齐道喜话索喜钱,新亲一显身份二显实力,为日后新媳妇不受气,出手颇为大方,红包成双!

  如今走进新时代,一切从快从简,小车来回如飞,新娘早上到夫家中午与郎君一到回娘家酬谢宾朋,新亲则在男方喝喜酒,或晚上到男方会亲。

  同城的,为省心省力,两家一同于某饭店联手款待亲友,或午或晚,或午晚两次招待不同人群。

  以前,小两口于婚后第三天到女方家作客,曰回门。小两口带六样小点心,糕果之类,踏上回门之路。新女婿,新婚女儿回娘家,热情款待自不必说,母女见面还会眼角湿润,心下亦喜亦不舍。此情可以理解,毕竟母女情浓,母育女多年,心血多耗;女依母多年,精神所托。父亲心中也是万般难舍,奈人前抑制乃一生之习,故说笑自然。然尽管依依不舍,亦不能留宿,密月之期,新房不便空也。

  女儿走前,母亲一边抹泪,一边把女婿带来的点心里又添上两样,凑成八样,意喻添发添发,让小两口带走。

  如遇极其特殊情况不能及时回去,新床上要放置升斗,内置糕糖等物,盖以红布,以示未空。现在看来,这一举动,乃是传统生育观的体现,也是希望夫妻亲密和谐,风俗之淳朴、人性之美好可见一斑!

  现在回门就在第二天,一切都顺应时代的节奏,速战速决。

  考民风民俗,味人生人情,悟生活之道,善莫大焉!

  二00九年十月十八日五时

  林静 (2012-12-25 07:13:28)

  我们山东老家新媳妇做的第一顿饭是煮一锅豆粥。婆婆给大小各种豆子十来种,新媳妇要知道哪种豆子好煮,哪种不容易熟烂,所有豆子下锅的次序不一样,最后粥里的豆子都一块熟。这也是婆婆考试媳妇的做饭本领。

  木桐白云 (2012-12-25 08:31:39)

  这各地的风俗是非常有趣的,有意思,豆粥。

  梅子 (2012-12-25 11:25:55)

  上世纪60年代之前,我们那里新媳妇进门第二天,婆婆给一块布,或是裁好的裤子,让媳妇缝。好像没有做饭之类的考验。

  木桐白云 (2012-12-25 11:29:06)

  那你这里考的就是女红了,总之要考,呵呵,跟入伙一样的!

  天地一弘 (2012-12-25 11:56:54)

  如今这样的规矩是越来越少了,渐渐婚姻就是速配了。

  渺渺 (2012-12-25 11:57:25)

  这么多规矩习俗,还是头一回听说,新鲜!谢谢木桐介绍!但估计99%都不会被现代的新人采纳啦!!

  木桐白云 (2012-12-25 12:21:57)

  都是快餐文化了,目的明确而直接,呵呵。

  木桐白云 (2012-12-25 12:23:40)

  就是因为古老而更显趣味,呵呵,看看大家能说出多少风俗来,肯定很好玩的。

  呢喃 (2012-12-25 15:24:05)

  还真是淡忘了,在外久了,觉得挺新鲜的。

  融融 (2012-12-25 19:21:49)

  我们从小教儿子做饭,生怕将来的媳妇不上灶头。

  雨林 (2012-12-25 21:37:40)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希望这一句没有被淘气的小孩子们听了去....

  木桐白云 (2012-12-25 22:00:23)

  这也是一定阶段的产物,回过头来看很有意思,呵呵!

  木桐白云 (2012-12-25 22:01:26)

  就是啊,一切在变,分工也在变。

  木桐白云 (2012-12-25 22:03:12)

  那时的礼教是很严厉,新媳妇要受很多规矩。

  雨林 (2012-12-25 22:09:52)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还是唐代更浪漫啊。 蜜月里不必做饭绣花。

  木桐白云 (2012-12-25 22:19:10)

  他只是摘取一个画面而已,诗人的视角。

  好奇 (2012-12-26 03:20:21)

  以前的媳妇真不好做啊。。。

  木桐白云 (2012-12-26 03:39:44)

  呵呵,所以有多年媳妇熬成婆的说法哦。。

  予微 (2012-12-26 06:28:25)

  好有意思!各地的风俗有同有不同。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

  记得我小时候,大概五岁左右吧,被大人带去参加一个婚礼,吃喜宴。细节当然不知道也不记得,我还小嘛!

  但是,这一件印象很深!他们把一个红鸡蛋,放在一个新的夜壶(痰盂)里,用红纸包着,放在新床下。喜宴过后,大伙儿闹新房时,要找个童子去揭红纸。当时大家都太兴奋,忘记了。等到想起,孩子们都走了,只剩我这个女孩儿,也只好让我顶上承担这重任。

  我听话的去床底找出红纸包着的“大红罐”,揭开红纸,拿出红鸡蛋。

  从此,好多年,我坚决不吃红鸡蛋!甚至煮鸡蛋都不吃!

  另外,地方风俗还要找个童子,撒一泡童子尿在新床上。这个,哈哈,后来当然没人愿意延续啦。演变成让孩子们在床上蹦跳几下,撒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预示“早生贵子”。

  抱峰 (2012-12-26 07:33:44)

  中华民族从不放弃美好的希望,回忆起来感到温馨。问候!

  木桐白云 (2012-12-26 09:23:53)

  美好自在人心!

  木桐白云 (2012-12-26 09:26:26)

  你说的是啊,正日前一天是催妆日,当夜要找童男子压床。你说的撒红枣是新人熄灯前由专人做的一个仪式,一边撒一边要从一数到十说喜话,什么一撒栗子二撒枣三撒三娃娃满堂跑四撒事事如意……十撒十全十美!

  林玫phoenix (2012-12-28 17:27:46)

  记得七十年代那会儿,套房卫生间还不普及,都上公共厕所,南京人嫁姑娘兴陪嫁马桶,大红的,描金画凤的,把糖果花生等方进马桶里,合着樟木箱子装的嫁妆送到新郎家-----热闹是热闹,但那马桶装食物的感觉真的太影响感官了----

  木桐白云 (2012-12-28 22:55:37)

  是很别扭,台湾偏有马桶餐馆,真是挑战了。

  仲夏百合 (2012-12-29 05:35:16)

  南北东西各地的婚俗真是挺有意思的。好像有的地方讲究要给新娘吃饺子, 这饺子还不能煮熟。 新娘子一吃上, 就有人问: 生不生? 正确回答: “生”, 取早生贵子之意。

  现在连回门都不用等三天了?与时俱进了?

  木桐白云 (2012-12-29 11:03:46)

  生育观念在国人的内心还是很强的,现在一切都是快速度的,哪里还用三天回门?呵呵。

  俞静 (2022-01-01 00:37:53)

  呵呵,想起小时候的景象。谢谢木桐分享。

  木桐白云 (2022-01-01 01:13:55)

  新年好!呵呵。

  前言

  每个女孩都幻想过能拥有一个浪漫而有意义的婚礼,凤冠霞帔,十里红妆,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

  随着现代中西文化结合的多渠道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以西方化的形式举办婚礼,但不乏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追本溯源,重视民俗婚礼的年轻人。无论是中方还是西方,“婚嫁礼俗”文化都不可或缺。今天我们就以“婚嫁礼俗”来展开。

  一、订婚

  很多地方也成为“定婚”,这是传统习俗中的一种,最早的时候结婚礼仪分为问名、纳彩、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项,由于繁文缛节过重,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了极简免去了这些礼节,但“订婚”在很多地方仍在沿用,尤其是农村地区,“订婚”显得尤为重要。

  定义:

  订婚一般是双方家长见面,敲定婚事。由男方家长拜访女方家长,共同商量结为两姓之好,成为亲家关系。

  习俗:

  1.男方拜访女方家时需要准备见面礼。

  2.见面礼一般选定带有吉祥字眼的饰品,如订婚戒指、手镯、头簪之类的金银饰品或翡翠饰品以及精致的衣料等。

  3.给女方父母或亲戚准备烟酒、滋补品、点心、糖果等,部分地区还会准备红包。

  4.订婚场地选择,可选择女方家里,也可选择酒店,具体根据自身条件而定。

  5.订婚戒指,并不是非有不可,这个也根据双方情况而定。

  总结:

  订婚与否需根据自身情况而定,每个地区的习俗都略有不同。

  二、结婚登记

  恭喜你,走到这一步,说明你已经做好跳进爱情的“坟墓”,至于是“坟墓”还是“天堂”,这就需要夫妻二人共同经营。

  结婚登记不多概述,主要是带好相应的证件(户口本),由男女双方亲自到相关部门进行申请,办理手续,领取证书。

  结婚证办理需要经过三个步骤:

  1.申请

  2.审查

  3.登记

  登记需要的资料:

  1.户口本

  2.身份证

  3.婚姻证明

  4.其他补充资料

  总结:

  原先9元领取结婚证现在只需要0元咯,当然前提是双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婚姻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在领证之前,请务必慎重慎重再慎重,当然,也祝福所有领证的新婚夫妻,幸福美满。

  三、婚前准备

  订婚完成,结婚证已领取,那就要开始准备婚礼啦。(当然,有些夫妻是在婚礼之后领证),婚礼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娅娅零回答:忒多!!!

  1.确定婚礼的日期

  许多人会选择节假日举办婚礼,最多的是春节和国庆期间,当然,放在传统礼俗上,那免不了的要生辰八字测一测,尽量“逢双不逢单”等等。

  2.请柬

  互联网时代,许多年轻人的请柬直接线上操作,电子请柬操作方便,还可放置新郎新娘的照片、举办婚礼地点等。当然,其中也有很多地区延用了原先的习俗,继续发送纸质版请柬。

  3.婚纱照

  婚纱照应该在电子请柬制作之前完成,传统的礼俗中不存在婚纱照拍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拍摄婚纱照已经成为了结婚的一种仪式,生活总需要些仪式感,何况是神圣的婚礼呢。

  听过许多已婚的盆友们吐槽婚纱照拍摄的忒丑,婚纱店选取不得当,五毛钱特效等等,但也有很多盆友婚纱照拍摄的那叫一个美轮美奂,娅娅零对比了其中的区别:一个是价格的问题,另一个是拍摄团队,他们给到的建议是尽量选择一些特色的工作室拍摄,有些工作室虽然小,但是作品非常精,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旅拍,现在旅拍也比较流行,边旅游边留下婚纱美照,岂不乐哉。

  4.确定婚礼举办地、证婚人、主婚人、伴郎、伴娘

  ·举办地点可选择家里或酒店,确定后方可进行布置

  ·确定好主婚人和证婚人,现在很多地方已经省去,有些地方的习俗是男方长辈担任主婚人。

  ·伴郎伴娘,以前会由表弟表妹担任,现在很多年轻人会选择自己的好朋友好兄弟,伴郎伴娘的礼服需要准备妥当。

  5.婚礼布置

  分为婚房布置和现场布置。

  婚房布置,传统习俗中会有对联、红喜烛、剪纸、彩灯等,现代的婚房布置中,年轻人为了精致美观,会增加气球、鲜花、帷幔等。

  现场布置,若是酒店,可以请策划公司布置,正常酒店也有工作人员会安排布置现场,若是在家里举办婚礼,可以用布置新房的一些小样布置。

  6.礼服

  礼服是重中之重,新娘至少需要准备两套礼服,一套婚礼上用,一套迎亲回来后的婚宴上穿,也就是俗称的敬酒服。新郎的礼服就是以精致西装为主即可。

  总结:

  婚前需要筹备的事情比较繁杂,尽量冷静处理,分工合作。

  四、婚礼进行时

  终于到了婚礼进行时咯,传统婚礼的繁文缛节已被免去不少,现代的婚礼在传统婚礼上加入了写创新的元素,主要有:迎亲、拜堂、婚宴、闹新房、回门等项目。

  1.迎亲

  结婚典礼实际上是从迎亲开始,迎亲分为三个方面:

  ·组织迎亲队伍,跟随新郎一起到女方迎亲。现在用的工具是婚车,以前接亲队伍使用的是花轿。

  ·到女方家后,需通过一定的仪式告知迎亲队伍已到,以前会有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吹响唢呐等。

  ·迎亲队伍到达后,会有拦门的习俗,这也是女方特别热衷的一个项目,此刻,便可以想办法虐虐伴郎团队伍啦。

  ·结束后,新郎需要牵引新娘拜别双亲,然后正式迎接新娘回新家。

  2.拜堂成亲

  传统民俗婚礼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拜堂成亲”,拜堂又叫“拜天地”,“一拜高堂、二拜天地、夫妻对拜,礼成,送入洞房”。

  3.闹新房

  虽然有些地区已经省去了闹新房这个步骤,但对于年轻人来说,“闹新房”这个项目还是乐此不疲。

  4.喝交杯酒

  古代把喝交杯酒称为“合卺酒”,在传统婚礼礼俗中,新婚夫妻在洞房内喝交杯酒是一个重要的程序。

  5.回门

  又称为:“归宁”,按照习俗举办婚礼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新郎需要陪新娘回娘家。对于女婿来说是拜见岳父岳母,对于女儿来说是虽已出嫁,犹记父母。

  总结:

  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去繁从简,但是婚礼的仪式感依旧存在,这也是对婚礼的一种尊重。婚礼结束便正是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祝福每对新婚夫妇琴瑟和鸣,共谱生活乐章。

  你们家乡有哪些特殊的婚嫁礼俗呢?欢迎留言呀~~

  楼上网友回答很好,不再重复,大中原一带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有的地方还几点忌讳。我们这里还有根据男女双方属相让阴阳先生选择吉曰良辰,以下帖的形式出现,注明上车时间,上车面对何方,下车面对何方,伴娘伴郎和送客忌什么属相,遇黑道曰穿什么颜色的鞋。下车时大伯哥围车放鞭炮,为新娘子拉被子,被子里放上红枣桂圆核桃,畜意早生贵子。接新娘一般出西进东,不走回头路,遇桥和交叉路囗放鞭炮,畜意神鬼让路。其他于上述网友回答相同,故不再言。

  我生活在甘肃金塔县,由于地方不同,习俗也不同,下面说一下金塔的习俗:

  在过去首先要议婚,就是把男女双方的八字合一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不见面,只要八字合适,就算定下亲事了,现如今都是自由恋爱。

  接着是订婚,男方家带上成双的布料,衣服,点心,酒等去女方家,这个习俗在农村有些地方至今还有。

  还有彩礼,过去条件不好,有的一二百元,多则五六百,在那个时候也算是多了。而今,我们金塔的姑娘,农村的多的五六万,少的一二万,把姑娘嫁出去,也所剩无机,而城市的姑娘都是倒贴。

  选定婚期,就是男女双方根据八字选择结婚吉日。

  结婚的这天,男方到女方家娶亲,女方家侄儿,侄女故意闭门不开,男方亲人则从门逢塞入开门钱,也就是红包,才肯开门,女方家送姑娘则陪嫁一对碗,叫衣饭碗。

  结婚后三天还要回门。

  不过现在有好多礼议都没了。

  我们这边没有,我也庆幸没有,看了网上好多婚闹的,很恐怖,结婚本来就是高高兴兴,漂漂亮亮的,被婚闹弄的狼狈不堪,要是我估计会翻脸,你小打小闹的可以,别过分,下狠手的来,真的很过分,希望这种风俗能慢慢扼制不要再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婚纱_礼服_秀禾_旗袍_婚纱礼服-顺长婚嫁网 > 各个地方有哪些结婚习俗?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